它还有助于大幅提高支付效率,特别是跨境支付。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生活在保护区内的胡安费尔南德斯群岛的居民开展项目合作,政府部门、渔业和旅游界代表、居民协会等定期举行研讨会,就保护海洋、应对气候变化等问题展开讨论,探寻最佳解决方案。设立海洋保护区是意大利实现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截至目前,中意已举办8届业务化海洋学学术年会,为中意两国海洋预报技术发展、人才培养和应对区域气候变化提供了交流平台,并签署《中意业务化海洋学和气候预测合作谅解备忘录》等合作文件。除了传统的捕捞渔业外,海洋生物资源正成为药物资源和工业原料,为阿曼创造新的收入来源和就业机会。智利政府计划邀请当地原住民共同参与该地区的管理,共同协商确立管理保护方案。阿曼政府十分重视海洋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生物资源研究等。2020年,智利政府多个部门和机构联合建立可持续渔业和水产养殖审查网络,共同加强对捕捞、登陆、运输、营销等环节的监督管理。
阿曼于2004年成立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海洋生物技术教席,协调全球海洋生物技术领域工作,以推动海洋生物技术研究与发展。近年来,智利海洋保护区范围迅速扩大,已达到其专属经济区面积的43%。据了解,为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海关将指导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积极申请经核准出口商资格;继续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通过RCEP原产地实施联络点解决影响我国企业享惠及时性的各类问题;继续加强企业培训和政策辅导,帮助更多企业掌握RCEP关税减让安排和原产地规则。
与此同时,海关还持续深化与RCEP成员国在海关检验检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RCEP成员国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与缅甸、柬埔寨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对RCEP成员国新出台技术性贸易措施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梳理,交涉应对19项不合理措施;对RCEP涉海关章节规则进行解读,发布案文规则解读及出口玩具、水产品、建筑卫生陶瓷措施指南等,主动引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各项规则和制度红利,为协定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为推动RCEP实施,海关总署出台经核准出口商制度;优化出口原产地证书网上申领、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功能;充分利用RCEP原产地联络机制,协调24批次46.9亿元的出口货物顺利享惠;协调促成7个成员国接受我出口企业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出口企业超过85%的RCEP原产地证书享受此便利;对于进口企业因外方原因尚未取得原产地证明的货物实行担保放行,企业事后补交证明享惠进口73亿元。海关总署19日发布数据显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半年来,我国出口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26.6万份、货值979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7.1亿元;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238.6亿元,减让关税5.2亿元与此同时,海关还持续深化与RCEP成员国在海关检验检疫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务实推进RCEP成员国优质农产品对华出口,与缅甸、柬埔寨签署农产品输华议定书;对RCEP成员国新出台技术性贸易措施开展动态监测和分析梳理,交涉应对19项不合理措施;对RCEP涉海关章节规则进行解读,发布案文规则解读及出口玩具、水产品、建筑卫生陶瓷措施指南等,主动引导企业用足用好RCEP各项规则和制度红利,为协定实施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海关总署19日发布数据显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自2022年1月1日生效半年来,我国出口企业申领RCEP原产地证书和开具原产地声明26.6万份、货值979亿元,可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7.1亿元;RCEP项下享惠进口货值238.6亿元,减让关税5.2亿元。据了解,为引导企业充分利用政策红利,海关将指导符合相关要求的企业积极申请经核准出口商资格;继续推广原产地证书自助打印;通过RCEP原产地实施联络点解决影响我国企业享惠及时性的各类问题;继续加强企业培训和政策辅导,帮助更多企业掌握RCEP关税减让安排和原产地规则。
为推动RCEP实施,海关总署出台经核准出口商制度;优化出口原产地证书网上申领、智能审核、自助打印等功能;充分利用RCEP原产地联络机制,协调24批次46.9亿元的出口货物顺利享惠;协调促成7个成员国接受我出口企业自助打印原产地证书,出口企业超过85%的RCEP原产地证书享受此便利;对于进口企业因外方原因尚未取得原产地证明的货物实行担保放行,企业事后补交证明享惠进口73亿元同时,深入实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升级工程,加强电信和互联网用户权益保护,提升网络服务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加强网络安全保障。王鹏说,将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提档升级,一体化推进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截至6月底,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通信业和互联网的收入总规模突破10万亿元。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夯实基础。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进一步提速。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负责人王鹏19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185.4万个,其中二季度新增基站近30万个,实现县县通5G、村村通宽带。
下一步将深化5G共建共享,力争全年新建开通5G基站60万个。上半年,网上购物、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全面提速,数字产业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0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小类行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新动能增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高技术制造业不仅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更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从7月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发展,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高于制造业增加值6.8个百分点。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8%,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高技术制造业不仅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更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8%,增速高于固定资产投资17.7个百分点,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驱动力。记者从7月19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获悉: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保持快速发展,增加值同比增长9.6%,增速高于制造业增加值6.8个百分点。二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7%,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5.0个百分点,锂离子电池、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小类行业增加值增速均在20%以上,新动能增长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上半年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恢复增长,保链稳链效果明显。其中,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消费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
上半年31个省份中有25个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过4亿户家庭的能力,5G基站累计开通185.4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4.55亿户。
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提升进程进一步提速。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速较上月加快的3.2个百分点中,汽车制造业就贡献了1.3个百分点,起到显著支撑作用。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孵化解决方案供应商超6000家,服务范围覆盖90%以上制造业领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到55.7%、75.1%。5G+工业互联网行业专网数量超过2000个,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俊知技术在5G通信用毫米波射频器件领域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研发生产的10余款新品有效替代同类型产品进口,打破国外垄断。
加力帮扶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统筹推进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携手行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等4个专项行动。
金星智控副总经理周慧说,在合肥市高质量发展政策的牵引下,企业已与众多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企业共同打造了高端检测仪器领域协同创新联合体,引入博士、博士后10名,有望形成专利技术30项,完成新产品研制6项。今年以来,全国各类服务机构组织开展政策宣贯活动,服务中小企业2000多万次。
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在4月下降8.1%后,5、6月迅速回升至1.1%和3.9%,上半年同比增长4.3%。进一步完善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协调平台,健全大宗产品供需红黄蓝预警机制,加强汽车芯片供给,确保汽车、集成电路等重点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上半年,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其中二季度新增项目700个。面对疫情反复和芯片短缺的挑战,广汽丰田通过提前备货、灵活调整生产计划、实时匹配销售需求等措施,全力以赴保供稳产,上半年累计销量超50万台,同比增长19.9%,实现工业总产值747.7亿元,同比增长39.5%。保链稳链效果明显,重点地区、行业、产业链恢复增长7月18日,位于广州南沙的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正加足马力生产,工厂生产节拍已经从85秒提速到58秒,主力轿车凯美瑞的产能从每天953台提升至每天1200台。其中,东部地区增长2.2%,6月份增速达3.8%;中部和西部地区工业生产保持平稳,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均增长7.3%。
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陶青说,下一步,将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监测,推动关键节点企业稳产达产。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护,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当前困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重点监测的15家汽车生产企业日产量5月下旬恢复至正常水平;集成电路领域保持90%以上的高产能利用率。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高于制造业增加值增速6.8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工信部今年上半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4%,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8.8%,比2021年提高1.4个百分点。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恢复。